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纪实|伟德BETVLCTOR “赴福州市畲族乡走访团队”

作者:刘影编辑:jltech4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01点击次数:

 

 

 

团队指导老师:陈甜甜(伟德BETVLCTOR辅导员老师)

团队学生负责人:周梅

团队成员:周梅、郑娇艺、何巧丽、方荣滨、郭嘉玮

实践地点:福建省福州市、宁德市

实践时间:7月8日—7月13日

记录人:周梅

实践背景

  福建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福州、三明等地区的十一个县市内。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了重要讲话,这给福州畲族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对于推动畲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也将在

福州举行,在向全世界展示福州现代化的城市美景的同时,也展现了我国福州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传承弘扬畲族文化、助力福州畲族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团队活动

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我们五个人都没有任何的经验。不知道需要提前联系当地政府,不知道如何沟通等等。当联系当地政府、采访等问题一一涌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心中多了一份坚定,我们始终坚信“态度决定一切”,于是,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切的困难将不再是困难。我们不停的穿梭于市镇政府、县团委、镇团委、村委会之间。人生就像旅途,沿途有数不尽的坎坷,也有观不完的美景。我们在实践,在成长,也在发现。

One【福州三坊七巷】

7月8日,小队队参观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三坊七巷畲族馆,该馆将以畲族文化为纽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三坊七巷这个历史和文化精髓所在地,就藏着这样一个地道的“畲族馆”。作为三坊七巷唯一一座少数民族建筑,它不仅承载着畲族先民在福州生存与发展的历史信息,也体现了畲族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自觉。我们在馆内参观交谈,这里有畲族的来源简介、畲医畲药、民族服饰、佩饰首饰等等。畲族从潮州凤凰山走出,他们身上流淌的是勇者的血液,继承的是祖辈披荆斩棘的拓荒精神,古老苍凉的歌声,不仅仅叙述了畲族的起源和迁徙,告诉畲族子孙自己来自何方,心中要牢记血浓于水的同宗情怀,更精彩演绎了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鼓励后人勇敢奔向远方。

 

 

 

Tow【八井畲族村】

松山镇八井村是个传统的畲族村落,不仅地理条件优越,还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近年来,八井村以畲乡文化为抓手,以畲族旅游带动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村庄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着力于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打造符合八井村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八井村不仅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拳术之乡。八井畲家拳,2007年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7月9日,队员们来到了八井里最具代表性的畲族文化畲拳非物质文化基地,探访了八井拳传承人雷知坤,雷师傅听说小队员们是湖北省三下乡的大学生来访,热情友好地向队员们讲述了畲拳的由来与衍变,以及开办畲拳馆,到中学授课,开馆授课,舞台拳术展示的初衷。 “在舞台上的展示,那就是竭尽全力的去打”,雷师傅对于文化的精益求精让我们敬佩。雷师傅还将八井拳引进校园,让传承不断延续。八井拳成为了八井村的特色名片,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为了让八井拳传承下去,雷知坤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古训,将八井拳引进校园。在他的推动下,现在福州华侨中学,民族中学、霍口畬乡中心小学、罗源二附小等学校都开办了八井拳的课程。为此,雷师傅还于2016年自筹18万元,将自家楼房的一楼改造成练功房,开馆授课。“舞台展示可以稍微变动一点,但传统的,原始的文化一定要保留下来”,他希望八井拳传承好,保护好非遗文化,未来能打造成八井村的特色名片,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与雷师傅交流学习结束后,我们参观了八井村的环境,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家家户户都建起房子。榕树下的老人们,坐在树下乘凉,聊聊家常,生活得非常安逸。恰好碰上这里每周周日的畲族民族文化才艺表演,畲族的姑娘们在山哈广场向游客们展示了畲族文化的丰富多彩。雷师傅也要上去展示八井拳,他热情地邀请我们前去观看。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我们依然看到一个个畲族姑娘脸上洋溢着笑容。雷师傅还带着小队员们来到八井村的畲族文化纪念馆,在那里进一步的了解到了畲族特色女性服饰凤凰装、畲医和畲药等文化。游览完文化纪念馆,小队还受邀前往观看村里畲族文化的才艺演出展示,并且亲身加入畲族人民最喜爱的活动——竹竿舞。随着风声一起载歌载舞,大家切身感受到了畲族人民的热情与畲族文化的丰富,希望畲族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八井村在新时代下积极培育壮大畲族文化特色产业,深入挖掘乡村特有资源,着力打造八井村“畲族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畲族风情”。

 

 

 

Three竹里村

7月10日——11日,为了能亲手体验畲族技艺,近距离了解畲族文化的内涵,传承弘扬畲族文化并了解乡村振兴在畲族乡中的发展助力。队伍来到了竹里村。作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的竹里村,道路两旁政府修建的安置房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进村口与民房墙上都充满畲族文化元素。竹里村的畲族文化濒临消亡,在畲民、政府和文创企业等多方努力下,竹里村正在逐步实现“文化+产业+生态振兴”。

在竹里村尽头的山脚下藏着一个画院,队员们来到了竹里村的谷仓画院。谷仓画院的建成促进了竹里村旅游业的发展,谷仓画院是由百年老宅修缮而成,谷仓画院创始人郑院长告诉我们他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当过教师,后又在厦门从事家装行业,有一定积蓄后,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2016年他回到罗源寻找合适的场所,“大大小小的乡镇古村走了个遍,但独独看上了这里。这样的地方,优势不在于建筑材料的华美,而在于可以结合和发挥的元素很多。”他说,竹里村是个纯畲族村,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作品有了民族和地域的特点,在交流上,就可以和大都市甚至与国际水准站在同一平台高度”。

近几年的乡村振兴战略开始由上到下逐层精准实施,民族融合趋势加快,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支持政策逐项落地,竹里村在政府的支持下修理了平整通畅的道路直通全村,并且村里如排水网络、停车场、村民休息室等待基础设施都逐一完善,在谷仓画院努力与福州当地众多学习合作学研活动以及政府的大力宣传下,越来愈多的的人对畲族文化有所了解,并到此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竹里村还有一位爷爷,他是国家级非遗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兰曲钗,当我们去拜访兰爷爷的时候,他正在制作台制作畲族服装。我们看到了畲族服的制作过程,了解了畲族服的含义。兰爷爷告诉我们,一件畲族服制作完成需要3-4天,每一件都是爷爷亲手制作,而不像现代服装一样是流水线的形式去制作

 

 

【半月里村】

霞浦县半月里村是国家民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雷姓雷族人在这里生活了三百多年。村口荷花池盛开着婀娜多姿的各色荷花,让人心旷神怡。

小队通过热情村民的指引来到畲族民间博物馆,此馆由村民雷其松私人筹办,他花费二十多年的时间收集畲族历史文物及日常用品,并以自家三层楼房作为展示馆。谈及建造这个博物馆经历的困难,雷叔叔告诉我们,以前的村民们不理解他,所以维护畲族文化十分艰辛。他从15岁开始保护古村落,经历各种困难,才得以保护住这一座座古房子。

当提到“乡村振兴”政策对婚俗文化等畲族文化的助力,雷叔叔感激地说道:“这几年下来,政府一直在扶持着这个村庄,为把我们村提升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政府在修复这个村落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雷叔叔还向我们讲了半月里村的历史和畲族婚俗以及在乡村振兴下半月里村的变化

 

 

 

村庄树荫环绕,生长着许多上百年的老榕树,树根深深扎根在土里、盘根错节。走在着村落里,在山景秀丽中感受这片文化村落的沧桑变化,在斑斑点点的砖瓦瓷片中感受曾经那段斑驳的岁月,我们看到了改革创新,也看到了文化传承人为守住畲族文化精髓的不易,如今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下,相信这篇土地会越来越好,畲族文化的传承也能越来越顺利。

© Copyright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BETVLCTOR·伟德(中国区)官方网站-BEST PLATFORM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

Baidu
sogou